返回首页
唐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唐县十八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17

 

唐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118日在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唐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和 洋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作唐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的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下,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9.6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

  ——现代农业不断优化。粮食总产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0.5%;蔬菜总产达到8.89万吨,同比增长0.339%;肉类总产达到23.55万吨,同比增长3.7%。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达到8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2家。新增“博士农场”1家、家庭农场67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5家。肉羊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4个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有序推进,荣获“羊屠宰标准化建设”国家试点,成功举办中国·河北唐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河北第二届“唐羊”文化节,唐县羊肉占北京新发地市场份额30%以上,唐县肉羊逐步享誉全国。

  ——工业逐步转型升级。围绕资源禀赋,“2+1”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规上工业企业新增4家,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累计达22家;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新增省级集群“领跑者”企业1家;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截至目前,现有市级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3家、领军企业10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省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推动数字化转型、开展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到38家。中达铸造、冀东水泥、英辰新能源等企业完成智转数改,实施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2个(瑞丽数字化运营项目、凯华数字化车间项目)。县域科技创新跃升位居全市B类县第3位。

  ——消费动能不断聚集。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开展“消费嘉年华”“消费促进月”“幸福河北欢乐购”系列促消费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挖掘消费潜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唐县获评河北省农村电商“领跑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9.8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旅游接待630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达到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

  ——投资拉动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11.4%。实施省市重点项目共40个,总投资147.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8.96亿元,投资完成率103.4%。鑫乐达分子育种项目、宁信环保过滤网项目、汇银木业废弃木料综合利用等项目竣工投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暨4GW光伏组件生产、中小企业基地二期、尧锦工程陶瓷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共实施增发国债项目25个,总投资18.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2.5亿元,竣工项目20个,资金支付率7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招商引资效果展现。全年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0.2亿元,落地项目6个,总投资12.9亿元,投产项目2个,总投资1.9亿元。全力对接央企,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3家,质效全部达标。实际引进外资104万美元;进出口总值预计达到1.8亿元。

  ——财政运行平稳有力。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0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在全市排名第5位;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05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在全市排名第2位。

  ——城市功能更加宜居。实施城建项目17个,雄忻高铁唐县段建设进展顺利、高铁站房主体封顶,中山大街南延、经三经四西路、旅游路西延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四纬六南二环项目基本建成,“六横四纵一环”路网格局更加完善。城北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唐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达到试运行条件。水毁市政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幸福桥灾后重建项目如期完工。保西50万伏变电站完工。建成充电设施停车场12个、配置充电桩336台。县北村、高昌庄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落成并顺利进驻,545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厅。

  ——社会事业持续完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全年达到14066元,同比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全年达到31835元,同比增长7%左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新增就业353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4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2人。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乡镇达到12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唐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获评A档省级示范县,保定西部区域医疗次高地——唐县人民医院和唐县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行动项目启动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2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53.9%,稳居保定市第一梯队,“1530”教育协同工程在唐县取得好成绩。文化、体育、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202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进出口总值增长3%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

  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能耗及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任务。

  三、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做大做强项目盘子。重点围绕“2+1”主导产业和“5+5”产业体系,安排2025年县以上重点项目149个(续建项目56个,新开工项目47个,前期项目46个),总投资381.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0.65亿元。其中第一批省市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84.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7.9亿元。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抢抓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国债政策机遇,加强跑办申报,初步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8.1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9个,总投资153.41亿元;专项债项目34个,总投资52.74亿元;拟申报上级资金总需求132亿元。二是更加注重招商质效。扎实开展精准招商、人脉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结合我县产业特点、资源优势,重点对接央企,对有意向搬迁的二三级子公司,积极跑办对接集团总部,引进央企子公司在唐县落地,力争疏解一家三级央企子公司。制定招商计划,完善招商信息互通联动机制,凝聚全员招商合力,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三是大力实施“开发区升级”行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推进园区新“九通一平”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承接项目的重要平台。重点实施总投资4.75亿元的开发区基础设施改造及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3.4亿元的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长古城新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二)加快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推动食品加工业强链延链。深化肉羊养殖规范整治提升,加快推进丰饶柏江肉羊养殖小区、尧佳杨高和肉羊养殖小区建设,支持重点养殖乡镇建设一批集中散养点,引导养殖场户标准化、集聚化发展。加快肉羊繁育基地建设。做强做优直隶黑猪、瑞得利、振宏食品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瑞得利预制菜、北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二是推动绿色建材业集群化。支持冀东水泥加大研发投入,谋划实施新型建材项目,开发装配式墙材、超高强度混凝土等新型建筑部品,打造集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绿色建材基地。抓紧推进尧锦生态建筑陶瓷、诺亚星野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矿山资源整合力度,优化白灰、砂石骨料产业布局。三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支持英辰、爱迪、易通、民辉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推进英辰4GW智能化组件生产线、亿晶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建设。加快风光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推进英利中国260兆瓦光伏发电、顺阳200兆瓦光伏、氢阳十八渡200兆瓦林光互补发电、京能罗庄100兆瓦光伏、国能100兆瓦光伏,华能光储氢乡村振兴200兆瓦发电项目。积极培育储能产业,重点支持100兆瓦独立储能项目实施。积极申报万村千乡驭风行动试点县项目。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赛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车间和智能共享工厂。推进国家级肉羊数字交易中心项目,支持唐县冀东水泥智能化改造。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快选址论证,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园。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切实保障粮食稳定和安全供给。重点抓好南店头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收尾,加快推进北罗片区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9.5万亩、产量稳定在16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二是打造现代化都市农业。重点抓好盛尧生态都市农场和鑫乐达种业基地建设,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立有机果蔬生产加工基地。实施总投资1.25亿元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广“设施农业+”中央厨房新模式,打造“北部果品、南部蔬菜”两个生产加工基地,倡导“公司+农户”运行模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不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就业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四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适时启动10个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实施农村公路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大力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路径,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动力活力。

  (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化旅游康养产业带。统筹“三山两河一关”资源,大力发展唐尧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旅产业。依托庆都山唐尧古镇,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为一体的旅游康养基地,谋划实施香山医养基地项目。全力推进潭瀑峡5A、全胜峡4A景区创建,加快推进仙鹤湾文化振兴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太行步道系列活动,打造唐县文旅品牌。实施奥莱小镇项目,组织春节、夏季经济、金秋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落实“两新”政策,扩大有效需求。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县城建设提质升级,完成中山大街南延、城北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唐尧路东延、南二环道路绿化及迎宾大街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谋划实施城北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京昆高速唐县西互通、唐县西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不断提完善市功能,增设街角游园,加快推进旅游路西延、经三西路建设,实施县北村棚户区、高昌庄棚户区改造和金桥市场搬迁。做精城市管理,新增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满足未来10年新建小区集中供热需求,实施城区至长古城地下管网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设施提标改造、燃气安全监管及城市安全运行保障项目,加快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六)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积极争创省级营商环境试点县。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的诉求,提升满意度。优化“管委会+公司”模式,提升开发区运行效能。做大做强城投公司、经建公司、文旅公司等国有平台公司,按照“1+N”模式,稳步推进,确保资产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全力推进保定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成中医院搬迁及病房提升改造等项目。

  (七)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紧抓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快推进西大洋水库下游、唐河、放水河河道治理和通天河邓家店断面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达标。加强文化教育建设,加快军城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确保秋季开学前完工。加快大洋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继续推进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及第六小学宿舍楼、北罗中学教学楼、天鹅湖幼儿园、山阳小学宿舍楼、唐县大马庄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提升改造街边球场3个,发展赛事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清理整治欠薪,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强化社会面控制,做好信访工作,深化依法治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