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唐县人民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指南

  为更好地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唐县人民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的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依据《条例》第三章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公开形式

  1.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tangxian.gov.cn)是唐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众可随时登录该网站检索、查阅政府信息。

  2.通过档案馆、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查阅。

  档案馆、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设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公众可查阅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主动公开的文件。

  (1)唐县档案馆

  地    址:唐县仁厚东路唐县档案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夏季时间下午2:30—5:30)

  联系电话:0312—6420176

  (2)唐县图书馆

  地    址:唐县国防东路唐尧公园西侧沃隆时代广场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夏季时间下午2:30—5:30),周一闭馆

  联系电话:0312—6412827

  (3)唐县政务服务中心 

  地    址:唐县唐尧西路426号(唐县恒山大街和唐尧路交叉口)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夏季时间下午2:30—5:30)  

  联系电话:0312—6436701

  (4)其他方式。

     通过电视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三)公开时限 

  县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将在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公开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为有利于申请人准确快捷获取政府信息,申请人在申请政府信息时首先要确定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由于各行政机关依据其行政管理职能制作相关政府信息,因此,申请人可根据所需政府信息类型,向相应行政机关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县级各行政机关具体职责可在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首页点击“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构职能”查阅了解,确定被申请机关。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一)受理机构  

  申请人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可以在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专栏查阅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含受理机构)详细信息。

  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依法受理向县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公地址:唐县光明路5号政府大楼145房间。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夏季时间下午2:30—5:30)。联系电话:0312—6420029,传真电话:0312—6420777,电子邮箱:txzfb240@163.com,邮政编码:072350。 

  (二)申请  

  申请人向县政府暨县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表样附后)。《申请表》可以在唐县政府网站下载,《申请表》复制有效。申请人申请与个人相关的政府信息时,应出示或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申请方式: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正面显著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2.电子邮箱申请。申请人通过电子邮箱提出申请,请发送至电子邮箱:txzfb240@163.com。发送成功后请电话联系进行确认。 

  3.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当场提出申请。

  4.传真申请。申请人通过传真方式提出申请,请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传真号码:0312—6420777,发送传真后电话联系进行确认。

  注意事项:

  1.申请人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提供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详细、明确。如有可能,请提供该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提供委托代理证明材料;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请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选1至5名代表提交申请,并提供推举证明材料。  

  (三)申请的处理

  本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进行登记,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根据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1.所申请公开信息已经主动公开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

  2.所申请公开信息可以公开的,向申请人提供该政府信息,或者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和时间。

  3.依据《条例》规定决定不予公开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并说明理由。

  4.经检索没有所申请公开信息的,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不存在。

  5.所申请公开信息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负责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6.已就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申请人重复申请公开相同政府信息的,告知申请人不予重复处理。

  7.所申请公开信息属于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信息的获取有特别规定的,告知申请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8.申请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或者不属于政府信息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对不予公开的内容说明理由。

  9.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本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0.本机关认为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并根据第三方意见和对公共利益的影响情况进行答复。

  11.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答复期限内。

  12.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是由本机关牵头制作的,本机关可以征求相关行政机关的意见。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13.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本机关可以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理由不合理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认为申请理由合理,但是无法在《条例》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的,确定延迟答复的合理期限并告知申请人。

  14.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

  15.涉及党委、政府联合发文的信息,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规定执行。

  (四)收费标准

   本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超出一定数量或者频次范围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和《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冀财非税〔2020〕21号)规定收取信息处理费。

  三、监督和救济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