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2025)第 20 号
对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 20 号建议的答复
冯嘉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农村普法培训、宣传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化农村法治建设,有效提升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我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全域普法新格局
印发《唐县开展精准普法工作方案》,秉持“缺什么法就补什么法,需什么法就普什么法”的工作思路,细致研究不同人群法治需求,制定详细的需求清单,并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开展菜单式普法,形成齐抓共管的普法大格局。全县345个行政村均制定了“一村一清单”,通过差异化普法路径,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二、开展集市普法,多维互动激活法治氛围
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与集市日,县司法局联合县委政法委携执业律师深入罗庄镇勺堤村、都亭乡西都亭村开展“上庙赶大集 普法进农村”主题活动,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乡村民俗场景。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支起“普法小摊”的方式,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法律资料,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反邪教相关知识。同时,发放印有法律知识的笔记本、手提袋、纸杯等实用小礼品,吸引众多农民群众驻足参与。此外,工作人员现场“坐诊”,耐心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普法进农村活动被网上河北、河北普法等省级媒体广泛转发,有效扩大基层普法影响力。
三、推进精准普法,靶向施策赋能乡村治理
一是产业定制化普法。针对县域肉羊养殖特色产业,组织司法所对畜禽养殖行业进行上门普法280余次,围绕养殖合同签订等内容开展普法活动,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产业规范化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助力唐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基层法治队伍培育。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了一支懂法律、有文化、会调解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成为普法宣传“主力军”。认真落实“1+N”行动,建立和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合作机制,促使“法律明白人”的培训更加常态化,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成立了由县直部门法治业务骨干、专职律师、农村“法律明白人”等人员组成的“八五”普法宣讲团,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目前达到2520余人。三是智慧普法平台升级。上线普法宣传员“唐小豸”,以微信用户的形式进驻全县各村(居)民微信群,覆盖602个微群,17万多个家庭,每天智能推送与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条文、典型案例、漫画图片等,实现常态化线上普法,构建“指尖上的法治课堂”,同时,还具有在线问律师、智能审合同等功能,让农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的温暖和力量。
下一步,县司法局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持续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法治之光普照农村每一个角落。
唐县司法局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