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文化旅游篇
唐尧文化丨让出土石镰说庆都山故事
发布时间:2022-08-26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先从庆都山山脚出土石镰说起。它证明早在唐尧之前的二三千年时期,就有我们的祖先在庆都山一带生活。2000年春,唐县人民政府在山顶举行唐尧文化园奠基仪式后,激发起北高昌村民保护出土文物的自觉性。冯兴彪在山脚梯田里耪地时发现一把石器,马上交给支书刘梦虎;后来,笔者请河北大学著名考古学家金家广教授鉴定,他确认是“仰韶文化时期石镰”。据刘梦虎介绍,此类石镰、石斧是农业收割、耕种工具,干部、村民还收藏着不少。“仰韶文化”是考古名词,亦称“彩陶文化”,其所在时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间。这一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有了房屋,建立了氏族聚落和墓地;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成为主要的劳动方式,采集和渔猎则作为辅助性劳动;制陶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有了制作手工艺品的纺织、缝纫工具。农业劳动工具中,较精致的磨制石器占主导地位。唐尧时期,属于龙山文化时代(约公元前2900-2000年间)晚期。“有学者提出,仰韶文化可划为晚期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铜石并用时代,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还有学者主张,龙山时代的中晚期已经是青铜器时代了。(《李学勤说先秦》语)所谓“铜石并用时代”,亦称“金石并用时代”,考古学名词。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在生产工具中,石器仍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又出现了用天然铜制作的器物及工具,此时期的天然铜制工具质地柔软,处于铜石并用的初期阶段;后来逐步由加锌的黄铜、加锡的青铜制作的工具所代替,进入中期、晚期铜石并用时代。就是说,唐尧时期,先人们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是“铜石并用”,或者以青铜器工具为主了。


  接着说庆都山下南放水出土石镰。图片是笔者从文物出版社《唐县南放水·夏、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翻拍的。照片上的石器是2006年4-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唐县南放水遗址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施工范围内文物发掘、出土的“夏时期石镰”,而且这6把石镰每2把相叠、锋刃均朝北摆放在同一个灰坑里。同年,《发现中国2006年100个重要考古新发现》刊载的唐县北放水遗址文物发掘成果中,也有“夏时期遗物以陶、石器为主……石器种类有长条形穿孔石刀、弯月形石镰、亚腰形石铲、梯形石斧等”内容。两个邻村、两块相邻高台上出土石器完全一致,都证明庆都山脚下曾有夏代祖先村落存在。当年,笔者曾多次去放水发掘现场参观、学习,并期待“唐尧时期遗物”重见天日。基于这种主观愿望,就问带队:“你们出土的夏朝时期遗物,距离唐尧时期只有百八十年,是否能佐证众多典籍所载‘庆都山,尧母庆都所居’真实可信?”他说“没什么关联”。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笔者觉得,随着中国考古成果日益丰富,再让那位领队重新鉴定放水出土石镰,他可能会说这些石器属于夏代之前的什么时期,也许就属于唐尧文化圈!


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电话: 0312-6420123 唐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306270043 备案编号:冀ICP备2021008203号-2 冀公安网安备:13062702000105号 
网站地图    E-mail:txxxzx447@163.com 地址:唐县光明路5号